飲食攻略·二十四節氣寒露|入秋忌過量「補水」 中醫推介2款湯水茶飲

保健美顏

撰文: 倪慧雯

發布時間: 4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4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【寒露/節氣/二十四節氣/水果/乾燥/中醫/茶飲/食材/養生】本月8日踏入二十四節氣寒露節氣,此時氣溫開始下跌、氣候變得乾燥容易受寒,加上中秋過後不少人喜愛吃大量水果,過分吸收水份及生冷寒涼食物,加重脾胃不適。有見及此,註冊中醫師林冠傑就分享了寒露節氣養生宜忌、11大養生食材及2大湯水茶飲,助大家紓緩節氣變化帶來的不適。

最新影片

二十四節氣寒露|秋燥「補水」忌過量 醫師拆解寒露節氣養生宜忌

林醫師解釋指,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節氣,相較白露節氣時氣溫下降,且地面露水更多且更冷了,故而名為寒露。此時應多注意寒氣侵襲,加上秋季主氣為燥,不少人會因「秋燥而潤之」,在中秋過後開始吃很多水果,惟過分吸收水份及生冷寒涼食物,例如大量梨類水果,梨有潤燥新津止渴、但多吃容易水濕內停、阻止脾胃吸收,導致滯脹、增加脾胃負擔。

林醫師強調,中醫角度認為「脾氣燥而惡濕」,故寒露節氣建議不要過分大量攝取水,另外要避免飯後立即進食水果,建議於食飯前兩小時或食飯後兩小時食用。

除此之外,進食時亦應減少飲水、飯後可多做散步運動,但切忌過分操勞、大量出汗,而有霧氣及煙霞時亦避免外出做運動,以減少吸收止濁之氣,另外由於溫差變化漸大,林醫師建議早晚外出應多穿衣裳、中午相對較熱時間則應立即更換衣服,避免因出汗令身體外感存內。

二十四節氣寒露|寒露節氣11大養生食材

踏入寒露節氣,林醫師建議可多食潤燥、但夾帶些許驅寒之食物,仍要切忌潤燥過分,加上香港屬室溫之地,都市人進食過急太急,容易導致脾胃滯脹,以下11大養生食材建議可多加食用,惟部分食材建議可加入生薑或陳皮,有助平衡功效、醒胃及化痰等功效,不過陳皮使用時不宜過多:

點擊圖片放大
+12
+11

二十四節氣寒露|化濕潤燥茶

林醫師推介一款茶飲,當中谷芽及麥芽可有助緩解食肉及穀物過多之滯脹、天冬及麥冬可有助化解胃燥熱、黃皮乾有潤燥新津化痰之功,而圓肉則有助安神提神,建議於早上飲用最好: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二十四節氣寒露|陳皮海參瘦肉燉湯

湯水方面,林醫師推介一款具潤燥補氣、開胸化痰湯水,當中陳皮可有助開胸、化痰行氣化濕效果,海參則潤燥補氣、提升免疫系統功用,少量瘦肉則有助健脾養血,建議可於飯前1小時服用: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